为什么说PS5和XSX的输赢不重要?
资讯03/27 02:05
作者 weiming
3月19日,索尼公开PS5具体规格之后,PS5和XSX的战况明显升级。不过比较遗憾的是,很多意见并不能让我们对于次时代游戏体验的印象更为明确,而只是在计较输赢。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想想。

3月19日,索尼公开PS5具体规格之后,PS5和XSX的战况明显升级。不过比较遗憾的是,很多意见并不能让我们对于次时代游戏体验的印象更为明确,而只是在计较输赢。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想想。

为什么说PS5和XSX的输赢不重要?

虽然马克瑟尼的视频内容是Deep Dive,但这种舆论场面的形成,还是索尼给出的信息太少了。并且,我们缺少将各种信息关联起来,形成一个确切图景的知识和能力。在大量空白面前,人是容易无所适从的。7年前PS4公开时,索尼描绘了很多具体的,不同的玩游戏方式,并在后来慢慢将他们实现。但这次,大家就觉得微软描述的东西更具体一些,更值得期待。这是信心层面的问题,而不是技术方案的问题。

关于性能数字

比如说,提得最多的算力差别。12T和10T当然有差距,这会转化成一些体验上的差别。不过在我看来,即便索尼的PS5最后因为功耗散热的限制,实际运行时只能稳定在一些人推断的2GHz上,只能提供9.2T的理论浮点运算能力,也不是太大的问题。计较性能数字的话,这时候不如提,Xbox one X的性能比PS4 PRO强一半。首发499美元,但如今和PS4 PRO的到手价格相当。X1X静音表现很好,而PS4 PRO还有风扇破响的问题。但人们并不会这么做。

为什么说PS5和XSX的输赢不重要?

▲PS4 PRO输的地方恐怕更多。

不谈游戏阵容,上半场的优势,这里很大的原因,我认为是,PS4 PRO提供的体验是完全能让人接受的。PS4这个世代,设备在末期时提供的游戏体验,比PS3和360那时要好上很多。不上4K,绝大多数游戏的体验是足够流畅的,图形表现不会有明显落差。而真4K 60帧,又或者其他关键性的表现,PS4 PRO和X1X两方都无法提供。在这两个机型中做选择,更多是生态和游戏习惯方面的考虑。

换个角度

游戏机从诞生开始,最大的价值就是以廉价地,将新体验带给广大的玩家。提高体验的基准线,是游戏机更新换代的意义所在。从新技术导入,算力价格比提升的角度来看,次时代主机达到了历史的高峰。具体来说的话,当前, RTX 2080 SUPER的零售价要到5000人民币,年末推出的XSX,理论算力和架构都要强上一点,但新主机不太可能上到700美元的价格,大概率还是在500美元以下。即便PS5按9.2T的水平看,也和零售价3500人民币的显卡相当。从这个意义上,次时代游戏机还没诞生就足够成功了,他们都很好完成了自己提升游戏体验基准线的使命。追上PC方面的脚步,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事情。毕竟,需求极致性能的游戏是少数,愿意为了极致性能体验,折腾设备和周边的玩家也是少数。高基准线意味着次时代游戏机运行大多数游戏的体验会更好。

为什么说PS5和XSX的输赢不重要?

▲这次索尼主要是缺实例,而不见得是方向有问题。

让人很高兴的还有,微软和索尼选择的路线并不一样。当初有人认为,在选择X86架构,和AMD绑定之后,两家未来的产品会趋同,硬件本身的吸引力会衰退。现在看起来,在新世代差别化依然存在,似乎还扩大了。这也可以理解为,对于未来游戏体验发展,分歧是存在的。这种不确定性,应该说是种好事。


从设计到体验,这是个系统工程。索尼方面认为,围绕着存储系统的改变,是带来次时代游戏体验的关键。这一点,不像运算能力,不容易被一般人理解。计算系统的瓶颈所在,改变软件体验的关键点和方法,做这类判断需要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。马克瑟尼提到,当从SSD加载游戏资源到内存的速度变得非常快的时候,这可以改变设计游戏的底层思路。选择这条路线,并不是单纯提升SSD带宽就可以。传统的PC即便换上高带宽的SSD,由于软硬件的结构和设计,最终的体验是改善而不是变革。要让读盘时间消失,要让关卡的结构,使用游戏资源的方式彻底改变,从而来带未曾有过的游戏体验,需要一系列的工作。比如硬件方面要加入专门的解码芯片,软件编写需要相应的规则技巧,策划设计系统和关卡时要做创新和调整,这里面有很多不确定和要摸索的地方。

为什么说PS5和XSX的输赢不重要?

▲要发挥SSD的能力,需要一系列的工作。

充分体现其优点的内容,很可能需要到PS5发售后一段时间才能出现。并且和一些人分析的一样,第三方的游戏未必会基于某种独特设计去开发,而第一方游戏的数量是有限的。但至少,索尼在实践者的角度,描绘了一个普通玩家不太会设想到的未来。微软方面也有相似的设计,但没有索尼走得那么远。谁能把系统工作做得更好,让最终的游戏体验呈现出人无我有的差别,现在看来,是有悬念的。

为什么说PS5和XSX的输赢不重要?

▲它们也有站在一起的一面。

同质化的竞争是乏味的,不同路线的碰撞更让人兴奋。当产品陷入比拼绝对性能,或者性价比等单一表现的时候,往往意味着下一阶段的进化,会发生在另外的领域和层面上。微软和索尼这次的分歧,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游戏机还很有生命力,作为一个整合系统,在未来的游戏创新上,它们依然会起到重要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