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否打败“两田”?自主品牌混动技术来的还不晚!
资讯01/13 09:39
作者 小Hi
能否打败“两田”?自主品牌混动技术来的还不晚!

时间来到了2022年,在电气化时代来临之际,目前依旧没有成熟的电池技术可以解决里程焦虑问题,伴随着新能源补贴的退坡等一系列操作,让消费者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混动车型身上。而提到混动技术,日系阵营中的双田一直独占鳌头,凭借过硬的实力闻名于世。但是近几年我们自主品牌为了能打破日系在混动市场的垄断,也是在不断发力,现在,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混动技术。

能否打败“两田”?自主品牌混动技术来的还不晚!

提到自主品牌,首先一定会想到这五大车企,长城、长安、吉利、奇瑞和比亚迪。在混动技术上,长城有柠檬平台DHT混动,比亚迪的DM-i,长安的iDD混动,奇瑞的鲲鹏动力DHT,以及前不久吉利推出的雷神智擎Hi·X。

长城柠檬混动DHT

在混动技术中,行动最快的当属长城汽车了。早在2018年,长城就开始研发混动技术,在2020年底正式发布了柠檬混动DHT技术。柠檬混动DHT采用双电机混联拓扑结构,拥有纯电、混联、串联、能量回收等多种工作模式,通过控制系统智能切换。动力架构分为HEV(油电混合动力)和PHEV(插电式混合动力)两种。

能否打败“两田”?自主品牌混动技术来的还不晚!

与竞品相比,柠檬混动DHT特别的点在于采用了高度集成的内燃机+变速器+双电机+控制器的装置,在发动机直驱的时候,首创两个档位发动机直驱,实现全速域范围内效率最高、动力最强,而竞品一般只有一个挡位。

比亚迪DM-i超级混动系统

比亚迪DM-i超级混动可以说是目前自主品牌较为先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,目前在售的多款车型都搭载了该套系统,并且未来也将在比亚迪其它车型上逐步普及。

能否打败“两田”?自主品牌混动技术来的还不晚!

比亚迪超级混动系统以骁云-插混专用1.5L/1.5T高效发动机、EHS电混系统和DM-i超级混动专用刀片电池为核心,能实现15.5:1的超高压缩比和43.04%的惊人热效率,整车以电驱为主,少用油,重点强调NVH表现、传动效率以及燃油经济性。

长安iDD混动

长安推出的iDD混动系统,号称是全域混合动力解决方案,包括高性能蓝鲸发动机+高效率蓝鲸电驱变速器+超大容量PHEV电池+智慧控制系统,将覆盖包括48V轻混、HEV、PHEV以及REEV(增程式混动)在内的多种混合动力技术方案,并能以平台化应用于A级至C级所有车型。

能否打败“两田”?自主品牌混动技术来的还不晚!

iDD混动系统集成了HEV智能驱动系统,低速时采用电机驱动,中高速时发动机介入,相比同级别传统燃油车节油40%;还可依据实时路况反馈,智能调节动能回收系统,为电驱系统补充更多电量。

奇瑞鲲鹏动力DHT

奇瑞的鲲鹏动力DHT在混动时代也不落下风,前不久星途品牌发布了“星核动力ET-i全擎超混”,可以看作是奇瑞混动技术的“星途版”,采用了混联式变速箱DHT,具备3擎3挡9模11速的技术优势,具有“强动力、超平顺、长续航、极省油”四大优势。

能否打败“两田”?自主品牌混动技术来的还不晚!

具体来看,3擎代表3项动力源智能组合;而3挡即拥有超高效率的3个物理挡位,能够应对的工况更多;9模就是9种工作模式全场景覆盖,包括单/双电机驱动、增程、并联、发动机直驱、单/双电机能量回收、行车/驻车充电9种工作模式;11速表示可实现起步、中低速、高架、超车等11种驾驶路况智能切换。据悉,奇瑞旗下首批搭载这项混动技术的车型包括星途的追风和瑞虎8 PLUS鲲鹏e+。

吉利雷神智擎Hi·X

就在上月底,吉利汽车正式发布了雷神智擎Hi·X。该混动系列包含1.5T/2.0T混动专用发动机,以及DHT/DHT Pro(3挡变速器)混动专用变速器,支持A0-C级车型全覆盖,同时涵盖HEV、PHEV、REEV等多种混动技术。

能否打败“两田”?自主品牌混动技术来的还不晚!

其中,这台1.5TD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3.32%,百公里油耗在3.6L左右。作为雷神智擎Hi·X另一大核心,DHT Pro是全球首个量产的3挡混动变速器,有着质量轻、承受扭矩大的特点,且能实现混动系统FOTA升级。

能否打败“两田”?自主品牌混动技术来的还不晚!

雷神智擎Hi·X混动平台刚发布不久,目前还没有出自该平台的车型消息。可以预知,作为吉利核心智能混动平台以及核心动力单元,未来吉利绝大多数车型都会搭载该平台下的混动系统,以此让品牌在油转电的过程中不再处于被动地位。

总结:

从纯油到纯电的过程中,混动无疑是个最好的衔接方式,而随着自主品牌的不断发力,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少自主品牌的混动车型在市场中百花齐放,目前各个品牌的混动技术均有着各自的优势,更多的品牌进入这个市场也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,同时也期待今年自主品牌的混动车型能在市场中大放异彩。


声明: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内容,本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