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望2023消费复苏前景:城市消费呈“两超多强”,全年复苏预期强
资讯02/28 12:39
作者 官方

“全国消费市场复苏势头强劲。”2月23日,商务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,从今年1月消费情况看,全国消费市场复苏势头强劲。得益于超大规模人口市场、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、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稳步扩大等有利因素,各方对全年消费市场恢复“有信心”。

随着烟火气的重新恢复,消费回暖为中国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。从全年来看,哪些行业将获得结构性机会?哪些能在促销费大背景下获得有力支撑?商品消费又将呈现哪些新格局?天眼查提供数据显示,后疫情时代,未来消费的主力军“藏”在人口结构变化之中,当前城市消费的“两超多强”格局将在2023延续。

京派与海派  北上点燃城市消费复苏引擎

与GDP排名类似,中国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城市排名中,南方强于北方,沿海领先内地,呈现“两超多强”局面。即北京与上海两个超级城市,与成都、长沙等多个热门城市消费活力显著,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提供了助力。

北京与上海,分别以“京派”与“海派”著称,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遥遥领先。天眼查数据显示,2022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42.14亿元,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94.2亿元。与之相比,极具消费潜力的网红城市成都,202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96.5亿元,仍有不小差距。

今年春节,老牌一线北上点燃了全国消费热闹。天眼查数据显示,上海2023年春节假日7天全市接待游客突破千万、达到1002.29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166.40亿元;同时,春节期间,北京大兴机场商圈、前门大栅栏商圈、西红门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99.5%、45.1%、31%。

券商指出,从宏观上看,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接触型服务业将在今年获得较强复苏弹性,如出行、旅游、餐饮等,它们将直接受益于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。这一点已经得到印证,;2023春节期间,上海7天共发生线下消费323亿元,同比增长达到81.7%。

天眼查表示,京派与海派消费呈现出不同的消费特征,但都对全国消费起到强大推力。北京是潮流与传统并存,既有烟火气也有国际范;上海则领时代潮流之先,是从“东方巴黎”到“魔幻之城”的典范。

后疫情时代 空间与文化升温消费热度

当前,尽管全国消费驶入复苏通道,但“报复性消费”出现几率较低。业内普遍认为,受人口结构变动、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对经济的发展预期、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,消费复苏预期稳定但难以爆发性反弹。

与此同时,空间与文化等细分类型市场也因种种原因而获得复苏良机。券商指出,周期反转或政策反复提及的行业,包括汽车、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等,这些行业将在促消费的大背景下得到政策的有力支持。天眼查数据显示,北京升级类消费相关的金银珠宝类、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,在2023春节期间分别增长10.6%和0.6%,新能源汽车增长17.1%。

网红经济驱动下,“为爱发电”的兴趣经济、注重体验的文化类消费也将在2023迎来增长。天眼查指出,从“老不出蜀”的休闲生活,到IP地标簇拥的打卡地点,新兴网红城市成都在商业街、餐饮业、热门景区等方面均具有向上势头,火锅与变脸的巴蜀文化将带火旅游经济。数据显示,2023年春节期间,宽窄巷子、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接待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70.1%、218.2%。

同样,有着“流量王”标签的网红打卡城市长沙也将搅热空间与文化消费。岳麓书院、茶颜悦色、文和友等IP景点和美食被众多游客列为“旅行清单”的打卡地,从马王堆汉墓的人文底蕴,到橘子洲头的自然风光,再到臭豆腐、辣椒炒肉的湘菜味道,长沙“城市风景线”为释放消费潜力贡献了多渠道拉动力。天眼查数据显示,2022年1-11月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77.70亿元,兔年春节期间7天全省26个景区接待游客数量超136万,同比增长127.65%。

M型消费分层 人群特征将进一步凸显

业内分析指出,中国的人口变迁及消费潜力的“M型”特点将在2023年强化——

M型的右上角和左上角代表的分别是45岁-70岁的高线城市家庭、45-60岁的低线城市家庭,以及30-45岁的低线城市家庭,他们的整体特点是“有钱有闲”,更加追求生活品质;

M型的中间是“潮流GenZ”,即20-30岁青年群体,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,不佳的经济形势也将抑制他们的消费意愿,但他们依旧在寻求各种方式进行“有腔调的消费”;

而M型的左右两个下角,则分别是“小镇老年”与“都市夹心”。

基于不同消费习惯,青年群体在追求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同时,也更为注重消费体验,对消费持谨慎理性态度;35岁中年群体的经济实力更强,为车房等刚新需求付出;45+新中年群体更加追求生活品质,健康消费是这个群体的核心需求之一;此外,银发族成为消费新势力,2023年开始资本或将加速涌入“银发经济”赛道。

天眼查指出,在带动居民能消费、敢消费、愿消费的基础上,2023年将是巩固市场回暖,更具经济发展韧性的复苏之年。


声明: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内容,本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